您當前的位置 :頭條 >
開窗通風有講究,空氣越新鮮越好嗎?
2025-07-25 11:04:21   來源:桂林生活網-桂林晚報  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

隆海燕 (桂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)

“每天開窗通風,家里空氣才新鮮”——這是很多人認同的健康常識。但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:開窗后被外面的霧霾、汽車尾氣嗆得趕緊關上,或是冬天開窗讓家人受涼感冒。其實,開窗通風并非“開得越久越好”“隨時都能開”,里面藏著不少學問。


(相關資料圖)

一、“新鮮空氣”不等于“室外空氣”

很多人覺得“室外空氣一定比室內好”,其實不然?!靶迈r空氣”的核心是污染物濃度低、氧氣充足、濕度適宜,而室外空氣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:

污染物超標時:工業廢氣、汽車尾氣(含PM2.5、氮氧化物)、揚塵等會讓空氣變“臟”。比如霧霾天,PM2.5濃度飆升,開窗反而會讓污染物涌入室內。

特殊環境下:住在馬路邊、工地旁,室外可能長期有粉塵或異味,盲目開窗有害。

室內長期不通風,問題也不少:二氧化碳濃度升高,導致頭暈、乏力;甲醛等裝修污染物揮發(新裝修房更明顯);廚房油煙、衛生間潮氣堆積,易滋生霉菌。

通風的本質是“交換”——用優質室外空氣替換室內污濁空氣。若室外空氣差,強行通風只會“幫倒忙”。

二、通風的3個核心原則:“巧開窗”而非“一直開”

(1)“看天行事”:優先選空氣質量好的時候

通風前提是室外空氣合格。判斷方法:

看空氣質量指數(AQI):AQI≤100時適合通風;AQI>100(輕度污染及以上),減少開窗。

感官判斷:有明顯異味、能見度低(霧霾、揚塵)、花粉季,暫時別開窗。

(2)“控時控次”:每天2~3次,每次30分鐘左右

實驗顯示,開窗30分鐘左右,室內空氣就能有效交換;超1小時會讓溫濕度波動大,還可能引入更多污染物。建議每天通風2~3次,每次20~30分鐘,既保證空氣新鮮,又減少能源浪費。

(3)“按需調整”:依季節和場景靈活變化

夏開空調、冬開暖氣時:建議“短時多次”(每次10-15分鐘),避免室溫波動太大。

做飯、洗澡后:及時開窗20分鐘,排出油煙和潮氣。

三、家里開窗的“黃金時段”

(1)春秋季:選“早中晚”三段

早晨7-8點:氣溫不高,氧氣含量較高(馬路邊住戶避開早高峰)。

中午12-14點:陽光足,污染物易擴散,減少室內霉菌(適合南方梅雨季)。

傍晚17-19點:避開晚高峰尾氣,19點后開窗,降低夜間二氧化碳濃度。

(2)夏季:選“早晚涼爽時”

夏季高溫加尾氣易形成臭氧污染(午后濃度最高),建議:

早晨6-7點:氣溫低,臭氧未生成,適合換氣。

晚上20-21點:日落后臭氧濃度降,開窗能降溫(開空調時,可先關空調開窗15分鐘,再關窗開空調)。

(3)冬季:優先“正午暖陽時”

中午11-13點:室外溫度最高,通風15~20分鐘即可(開一扇窗,避穿堂風)。

避開早晚:早晨易有霧霾,傍晚氣溫低,開窗易讓老人孩子受涼。

四、這些時候必須關窗

(1)室外空氣質量差時

霧霾天(AQI>150):關窗并開空氣凈化器(選帶HEPA濾網的)。

沙塵天:關窗減少室內積灰。

花粉季:過敏體質者關窗,窗邊掛濕毛巾擋花粉。

(2)污染物“高峰期”

早晚交通高峰(7-9點、17-19點):馬路邊住戶關窗避尾氣。

工廠排放集中時段:留意規律,避開開窗。

(3)室內外溫差過大時

夏季正午(室外35℃+,室內開空調):開窗會讓空調負荷驟增。

冬季清晨(室外0℃,室內15℃):開窗易讓室溫驟降,墻壁家具凝水汽,滋生霉菌。

五、通風小技巧

在烹飪時開啟抽油煙機的同時,記得留一扇小窗補充新鮮空氣;沐浴之后,讓排氣扇繼續工作半小時,確保濕氣與異味徹底排出。屋換氣;避免只開一扇窗。

關窗時留條縫:室外空氣尚可時,留5~10厘米縫,既通風又濾部分灰塵。

新裝修房:除每天開窗,可在窗口放風扇向外排風加速除甲醛(夏季可關窗悶2小時再通風,重復幾次)。

廚房、衛生間單獨通風:廚房用抽油煙機時開小窗補空氣;衛生間洗澡后開排氣扇30分鐘。

最后我們來總結一下。開窗通風是為了家人呼吸健康,而非盲目追求“一直開窗”。記?。嚎諝赓|量好時“及時開”,污染嚴重時“堅決關”,按季節時段“靈活調”,才能讓家里空氣“新鮮又舒適”。下次開窗前,看看天氣、聞聞空氣,再決定“開多久、怎么開”——健康生活藏在細節里。



[責任編輯:ruirui]





關于我們| 客服中心| 廣告服務| 建站服務| 聯系我們
 

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-20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
 

欧美精品一线,国产午夜精品视频免费不卡69堂,亚洲午夜精品久久,亚洲精品久久嫩草网站秘色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