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央視新聞,近日,中國空間站上的無容器材料實驗柜成功突破3100℃,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。
(相關資料圖)
圖片來源:視頻截圖
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不是神話,在距離地面大約400公里的中國空間站,一臺現實版的“煉丹爐”成功把鎢合金加熱到超過3100℃,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。
這臺藏在中國空間站的“太空煉丹爐”,其實就是位于天和核心艙里面的無容器材料實驗柜,上天四年來,它一直忙著“煉丹”,只不過煉的不是長生不老的丹藥,而是能扛住火箭發動機烈焰的鎢合金、鈮合金等“耐熱高手”,以及一些新型材料。
現在,這臺“太空煉丹爐”又成功把鎢合金加熱到3000多℃,都快接近太陽表面溫度的一半了。這堪比神話的硬核本領,隱藏著兩大關鍵技術的突破。
首先是讓材料乖乖聽話的“懸浮術”。在地面上,熔化的金屬液體在重力影響下會變得十分調皮。它們要么會像糖漿一樣粘在容器上,要么會被重力拽著“分家”,不同密度的金屬會像油和水那樣分層,根本無法形成質地均勻的合金。但到了太空微重力環境,液態金屬瞬間變乖,表面張力把它們捏成圓滾滾的“仙丹”,實驗柜再通過靜電場產生的力,就能將金屬穩穩托住,懸在半空。這時候它完全脫離容器接觸,既不沾雜質,也不被干擾,真正實現了“無容器”。
其次是加熱金屬的“三昧真火”,其實是實驗柜的雙波長激光系統。半導體激光“強攻”金屬表面,二氧化碳激光負責“滲透”加熱內部,再配合300瓦的大功率輸出,哪怕是鎢合金這種熔點極高的“頑固分子”,也架不住兩種激光聯手,被燒化成液球。
除了上述實驗外,中國空間站還首次應用驗證大模型“悟空AI”。
據新華社,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15日晚圓滿完成第三次出艙活動。記者16日從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獲悉,在出艙活動準備工作中,一個名叫“悟空AI”的大模型發揮了輔助支撐作用,為航天員在軌工作提供了智能化、專業化支持。
一個月前的7月15日,天舟九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,給中國人自己建造的“太空家園”送上新一批補給。除了新一代飛天艙外服、鮮桃等外,不為人所知的是,還有基于國內開源模型開發的“悟空AI”大模型。
截至目前,這個大模型在軌一個月來運行狀態穩定,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反饋使用效果良好,標志著我國空間站在軌智能化應用取得重要進展。
據了解,“悟空AI”大模型結合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需求,采用預訓練與指令微調技術,構建了專業領域大語言模型和以航天飛行知識規范為核心的RAG知識庫。
據介紹,“悟空AI”的命名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科技創新的智慧結晶,寓意用科技智慧賦能航天事業,助力航天員探索太空奧秘。
關于我們| 客服中心| 廣告服務| 建站服務| 聯系我們
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-20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